时间:2025-09-12 16:49:17 | 来源:物理D世界 | 作者:物理D世界 | 浏览量:26
2025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新疆、西藏考区)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组织命制,物理部分延续"3+综合"传统模式,占卷面分值100分(总分300分),试题编号14-25题共12道题目。该卷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延续"价值引领、素养导向"命题理念,突出以下特点:
1. 基础为本,思维为核:202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试卷70%分值聚焦主干知识考查,以定性和半定量的方式为主,进一步加强基础考查。如第14题的基本运动学公式应用,第16题的上抛运动基本公式应用。第15题天体椭圆轨道分析,定性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定律,17题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通过定性判断无需计算,19题理想气体给V-T图判断压强,第20题以教材做一做为背景,考查波的形成和描述等基本概念。这些大量的基础题目设计突出考查物理核心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2. 情境赋能,价值引领:试题中嵌入科技创新、高端装备、航天科技等前沿场景,巧妙嫁接科技前沿案例,形成"一题双效"考查模式,如第14题的CR450动车组列车,CR450动车组列车的“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卫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也是一次我国科技实力的综合展现,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增强科技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的育人导向
3. 模块融合,思维跃迁:现实中的物理问题往往需要结合多种物理知识协同分析处理,2025年理科综合全国卷立足学科本质,通过情境重构和创新设问角度,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基本原理、方法系统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如第21题,以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为情境,考查电磁感应、圆周运动和交变电流等多板块知识,第25题以学生熟悉的板块问题为情境,巧妙设计“动静”,综合考查了功能与动量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能量变化角度分析物理过程,注重解决问题视角的选择。这些设计不仅考查了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对不同模块内容的融会贯通能力,选择恰当的方法综合解决问题。
4.实验革新,探究为本:2025年理科综合全国卷实验部分呈现了"基础性实验做深、探究性实验做活"的鲜明特征,增加了实验题的分值占比,突显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第22题创造性选用橡皮筋替代传统弹簧,设置双实验情境。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探究中以创新实验方式考查胡克定律,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探究中结合力学平衡知识考查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这种双实验情境设计打破了"教材实验原样复现"的固有模式,考查学生面对新器材时的方案迁移能力。第23题非线性电阻实验构建了三级探究阶梯,重视原理溯源与误差思辨。基础层面考查伏安特性曲线(U-I图像转换能力) , 进阶层面对比内接/外接法(系统误差分析),拓展层通过开放式实验设计,让学生设计实验图,在与传统伏安法实验仪器“缺失”的情况下完成实验探究,通过"现象观察→误差归因→本质追问"的递进设问,完整还原科学探究的思维链条。
综上所述,2025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命题坚持稳中求进原则,严格遵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框架,在保持传统命题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突破。试卷着重强化基础知识考核,同时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应用水平及科学探究素养,全面体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要求。在全国29个省份实行新高考的背景下,该卷成为老高考模式的典型样本,其命题特点对全国物理教学仍具重要参考价值。
2025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试题分值和结构大体上延续往年,略微变化的是增加了实验题的分数,结构上减少了一个计算题。内容上更加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重视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考查,及知识的实际应用。
各板块分值占比
板块 | 对应题号 | 分值 |
力学 | 14,15,16,17,20,25 | 52 |
电磁学 | 17,18,21,23,24 | 42 |
热学 | 19 | 6 |
物理实验 | 22,23 | 18 |
各题知识点分布
题号 | 难度系数 | 详细知识点 | 备注 | 分值 |
14 | 0.85 |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 单选题 | 6 |
15 | 0.85 | 万有引力的计算 开普勒第二定律 | 单选题 | 6 |
16 | 0.85 |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初步应用 | 单选题 | 6 |
17 | 0.85 | 匀强电场中电势的计算 物体运动轨迹、速度、受力的相互判断 | 单选题 | 6 |
18 | 0.65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相关计算 | 单选题 | 6 |
19 | 0.85 |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处理实际问题 | 多选题 | 6 |
20 | 0.85 | 波的图像 | 多选题 | 6 |
21 | 0.4 | 导体棒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动生电动势 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中的电流方向 | 多选题 | 6 |
22 | 0.85 |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 实验题 | 6 |
23 | 0.65 | 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利用双安法测量电阻 | 实验题 | 12 |
24 | 0.85 |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Q不变)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U不变) | 解答题 | 12 |
25 | 0.4 |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弹簧类问题中的应用 滑块弹簧模型 完全非弹性碰撞 | 解答题 | 22 |
202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试卷70%分值聚焦主干知识考查,以定性和半定量的方式为主,容易题占66%,试题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贴近,重视考查考生理解情境、转化问题、建构模型、分析论证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202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的命题特征和趋势,为下一届高三考生提供以下备考方向点拨:
1. 三轮复习策略:
①一轮复习:建立"概念-公式-单位"三位一体的知识网络,重点突破矢量运算、图像分析等薄弱环节
②二轮专题:针对"天体运动""电磁感应""功能关系"等高频考点进行跨章节整合训练
③三轮冲刺:强化限时训练,培养"15秒审题定位考点,3分钟构建解题框架"的应试能力
2.实验能力培养:需要采用结构化方法。建议将教材中的每个实验拆解为"原理理解→步骤梳理→误差分析→改进方案"四个关键环节进行系统训练。同时要特别关注非常规实验器材的创新应用,如利用橡皮筋研究弹性势能、使用手机传感器测量加速度等,这些都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3.情境化学习建议:情境化学习是应对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策略。建议学生定期分析"天宫课堂"太空实验和最新科技新闻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建立"观察生活现象→构建物理模型→形成数学表达"的系统思维训练模式。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增强知识迁移能力,还能培养解决真实问题的科学素养。
最后通过系统、科学的备考策略,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 2025/09/12/ |
初、高中物理知识、教材、重难点及 | 2025/08/23/ |
高一物理精品课件及分层作业(人教 | 2025/08/21/ |
高二物理同步备课(人教版必修第三 | 2025/08/21/ |
高一物理同步备课(人教版必修第一 | 2025/08/21/ |
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公式一 | 2025/07/30/ |
高考物理热点模型问题分类汇编突破 | 2025/07/19/ |
2025年高考物理浙江6月卷真题 | 2025/09/12/ |
2025年高考物理陕晋宁青卷真题 | 2025/09/12/ |
2025年高考物理全国卷真题完全 | 2025/09/12/ |
高考物理热点模型问题分类汇编突破 | 💗(150) |
2025年全国各省高考模式 | 💗(148) |
什么是宇宙的三大定律? | 💗(130) |
热力学定律 | 💗(128) |
2025年高考物理黑吉辽蒙卷真题 | 💗(127) |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 💗(126) |
物理学中的两朵乌云 | 💗(125) |
遥远的一瞬间——科幻小说 | 💗(125) |
2025年高考物理北京卷真题完全 | 💗(125) |
宇宙创世时间表 | 💗(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