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卷总体上紧扣《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用于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考查内容和学业质量水平要求。试卷结构上题型、题量、分值分布与往年比均维持不变,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有效度相对稳定。试卷内容上立足物理学科选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中重要的物理概念与规律,情境上密切联系社会、经济、科技、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学生模型构建与应用物理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强调创新精神和多维度解决物体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对命题的要求:对用于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试卷命题要求注重考查对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中重要的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与运用情况,注重考查“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试题的任务情境要与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紧密联系,要关注物理学前沿与成果应用,要探索设计与现实相关的问题情境,加强对学生应用物理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要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能较好地区分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
结合命题要求对试题的分析:全卷比较符合命题要求,以实际情境为背景,全面的涵盖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各个模块的主题。
1.重基础有分层:如第1题考查对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认识;第6题考查学生在受力分析中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的基本能力;第7题的考查核反应式、核聚变、比结合能及质能方程的基本知识理解;第14题考查黑体辐射、物质波、电磁波及光的偏振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第16题设计了3个小题,都是学生必做实验,从实验思想、设计方案、规范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方面考查基本实验操作知识。第17题以扩散现象理解“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考查,对自由膨胀不做功的认识,考查运用气体实验定律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第18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整体上试题难度逐渐递增,呈现出入手容易、逐步展开、深入思考的多层次特点,既有利于考查大多数学生学有所获,又有利于高效选拔不同层次学生。
2.会分析懂应用:第2题在“杭州亚运会”的背景下考查质点概念的理解及应用;第2题在真实有空气阻力的情境中考查能量、转化及守恒的问题;第4题以“磁电式电流表”为背景考察磁场分布、磁感应强度基本概念及安培力的判断;第5题以“燃气点火”为背景考变压器、交变电流等基本规律及应用;第8题以“山泉取水”为背景考察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第11题以“光电效应”为背景从功和额能的角度综合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基本规律;第12题则以“氢原子光谱”为背景考查光电效应及光学相关基本规律;在16题中以“热敏电阻”为背景,考查学生方案设计、问题解决能力。第19题以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减振平台原理为背景,考查综合运用电磁感应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通过建模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第20题综合运用带电粒子、洛伦兹力、圆周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知识,用磁场或电场的调控实现质子束的“反射”和“折射”。
3.会变通敢创新:第10题以小球和光源的振动为背景,根据简谐振动的规律判断光源、小球及其影子振荡时的物理量变化情况;类比光的放射和折射,第15题通过设置“波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新颖物理情境,考查波的折射、反射、干涉问题,第21题则设置了带电粒子束的“反射”和“折射”,背景熟悉,问题新颖,设计巧妙,综合考查学生迁移和变通创新能力。
4.知实事懂前沿:第9题的“一箭三星”、第13题的“超导”、第19题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第18题的摩擦双向异性,都是来源于国家重大工程和科技前沿,考察学生对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考察,体现立德树人的要求。
题号 | 难度系数 | 详细知识点 | 命题意图 |
1 | 0.94 | 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 本题考查国际单位制及其相关知识点 |
2 | 0.94 | 质点 | 本题考查在实际情境中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应用 |
3 | 0.85 | 常见力做功与相应的能量转化 判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 本题考查真实情境中的足球飞行的能量问题 |
4 | 0.85 | 磁感线的概念与特征 磁电式电流表的原理 左手定则的内容及简单应用 | 本题考查磁电式电表内部结构的磁场分布和安培力方向判断,考查物质观和相互作用观 |
5 | 0.65 | 有效值读取交流电表示数的含义 理想变压器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变压器原副线圈频率和相位的关系 | 本题通过燃气电火考查科学推理能力 |
6 | 0.65 | 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处理物体平衡问题 | 本题考查多个研究对象的共点力平衡,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受力分析 |
7 | 0.65 | 分析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比结合能 利用质能方程公式进行计算 典型的核聚变方程 | 本题考查轻核聚变的相关知识 |
8 | 0.85 | 平抛运动速度的计算 | 本题基于生活中取山泉水的真实情境考查平抛运动模型,考查物理观念中的运动 与相互作用观核科学思维中的模型构建、科学推理 |
9 | 0.65 | 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卫星的各个物理量计算 火箭的原理 | 本题以我国在高新科技领域的一箭多星、鸿鹄卫星发射成功为背景,既考查相互作用、超重与失重、周期、向心加速度等概念又体现了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
10 | 0.85 | 简谐运动x-t的图象及其信息读取 | 本题应小球和光源创新考查简谐运动的规律及影子振动时的物理模型构建 |
11 | 0.65 |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抛体运动的相关计算 光电子的最大初速度 遏止电压的本质及其决定因素 | 本题综合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考查计算光电效应中各物理量的计算 |
12 | 0.65 | 波的衍射概念及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影响光电流大小的因素 理解氢原子光谱的特点 | 本题通过判断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系中谱线对应不同频率光,来分析在各种光学问题中的表现 |
13 | 0.4 | 线圈的自感系数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公式计算自感电动势 | 本题以科技前沿中的超导现象为背景,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及自感问题 |
14 | 0.65 | 偏振现象及其解释 电磁场理论与电磁波的发现 热辐射、黑体和黑体辐射 德布罗意波的公式 | 本题考查了黑体辐射、德布罗意波、电磁波的粒子性、偏振现象等基本物理观念 |
15 | 0.4 |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波的叠加原理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 本题通过设置波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的新视角物理情境,迁移光的反射与折射、干涉解决问题,需要有较强的建模分析能力及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
16-Ⅰ | 0.65 | 验证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实验步骤、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 本题考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操作方案、数据分析及处理等基本实验操作问题,侧重考查科学探究的解释和证据等要素 |
16-Ⅱ | 0.65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和三个公式 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现象 | 本题考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及非理想电压表在含容电路中的模型,侧重考查科学探究解释和证据要素、科学思维的科学推理要素 |
16-Ⅲ | 0.65 | 计算电阻串联或并联时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温度传感器 | 本题考查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方法,是可变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的分压模型,侧重电路分析以解决新情境下问题的拓展性实验,考查科学探究素养中的解释和证据要素 |
17 | 0.65 |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处理实际问题 计算系统内能改变、吸放热及做功 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 | 本题考查对物体的平衡、扩散现象的不可逆(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由膨胀不做功、等压变化、等温变化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 |
18 | 0.65 | 机械能与曲线运动结合问题 完全非弹性碰撞2:板块问题与子弹打木块问题 | 本题引入摩擦双向异性,考查综合用动力学和功能关系解决复杂问题,涉及到的物理观念包括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多过程动能定理、重力势能、摩擦力做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理等,科学思维中的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等要素 |
19 | 0.15 | 动量定理的内容和表达式 安培力的计算式及简单应用 电磁感应与电路的综合问题 | 本题以国家重大工程及科技前沿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融入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考查。侧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的物理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等素养能力,涉及到电学、磁学和机械能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考查胡克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动量定理、能量转化与守恒等物理观念 |
20 | 0.15 | 粒子由磁场进入电场 | 本题涵盖必修3、必修3、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的主干内容,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类比质子束在电磁与磁场中的反射和折射,对物理模型的构建与数学处理问题有一定要求,本质上是带电粒子在电磁、磁场中的运动模型。考查了洛伦兹力、电场力、电势差、带电粒子的圆周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定理等物理观念,和模型构建、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及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 |
Copyright 2015-2020 物理大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3035423号-2 | 技术支持 徐圣钦(微信894665727)